相关图片(共1图)
详细内容
多系统萎缩(Multiple System Atrophy, MSA)是一种罕见的、成年期起病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,其核心病理特征为中枢神经系统多部位(锥体外系、小脑、自主神经、脑干及脊髓)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变性。全球发病率约为0.6-3.0/10万,男性略高于女性,发病高峰集中在50-60岁。尽管其发病率远低于帕金森病,但因症状复杂、进展迅速,患者常在诊断后6-10年内丧失独立生活能力,预后严峻。
一、病理机制:多因素交织的“神经凋亡”
遗传因素:约5%-10%的患者存在家族史,部分病例与COQ2基因突变相关,但多数为散发性。
神经元变性:少突胶质细胞内α-突触核蛋白异常聚集,形成胶质细胞胞质包涵体(GCIs),导致神经元功能障碍。
神经环路破坏:基底节区、小脑-脑桥-橄榄系统及自主神经中枢的神经元丢失,引发运动、协调及自主神经功能异常。
环境诱因:长期接触重金属、有机溶剂或头部外伤可能增加发病风险。
二、临床表现:从“单一症状”到“全面崩溃”
运动障碍:
帕金森样症状:肌强直、动作迟缓、姿势不稳,但震颤少见,且对左旋多巴治疗反应差。
小脑性共济失调:步态摇晃、肢体协调障碍、眼球震颤,晚期可致构音障碍及吞咽困难。
自主神经功能障碍:
泌尿系统:尿频、尿急、尿失禁,约80%患者存在膀胱排空障碍。
心血管系统:体位性低血压(站立时收缩压下降≥30mmHg),伴头晕、晕厥,餐后低血压常见。
性功能障碍:男性勃起功能障碍,女性性欲减退。
睡眠与呼吸障碍: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(RBD)、睡眠呼吸暂停,部分患者需夜间机械通气。
认知与心理障碍:记忆力减退、执行功能下降,伴焦虑、抑郁,晚期可出现淡漠或激越。
三、诊断与鉴别:精准识别的“多维度评估”
临床标准:
可能MSA:自主神经功能障碍(如尿失禁+体位性低血压)伴帕金森样症状或小脑性共济失调。
很可能MSA:在上述基础上,排除其他病因(如帕金森病、多发性硬化)。
辅助检查:
MRI:壳核背外侧缘条带状高信号(“裂隙征”)、脑桥“十字征”、小脑中脚萎缩。
心脏MIBG闪烁扫描: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相对保留,与帕金森病鉴别。
尿动力学:逼尿肌过度活跃,残余尿量增加。
鉴别诊断:
帕金森病:MSA患者对左旋多巴反应差,早期出现自主神经及小脑症状。
遗传性共济失调:家族史明确,小脑症状为主,无自主神经受累。
直立性低血压综合征:无其他神经系统体征,血容量不足或药物诱发可能性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