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关图片(共1图)
详细内容
痉挛性斜颈,简单来说,就是颈部肌肉不自主收缩,让头颈部不受控制地扭转,头部姿势变得异常。想象一下,你的脖子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操控着,不受控制地偏向一侧。
多数患者发病后症状会逐渐加重,前5年最为明显,之后相对稳定。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,不过多数在成年时发病,儿童几乎不会出现,而且女性患者比男性多。更让人头疼的是,很多患者根本找不到明显的病因。部分患者发病可能和遗传有关,要是家族里有人得过痉挛性斜颈,那自己患病的风险就会增加。头部、颈部或肩部的外伤也可能引发这个病,童年时遭遇家庭不幸、重大变故,或者长期精神压力过大,都可能成为诱因。少数患者在脑炎、多发性硬化、一氧化碳中毒后,也会患上痉挛性斜颈。年龄大于30岁的人更容易发病,女性朋友们可得多留意。
痉挛性斜颈有4种类型,每种都有独特的表现。旋转型是最常见的一种,头会绕着身体纵轴向一侧旋转;后仰型是头部后仰,面部朝天;前屈型是头部向下,下颌靠近胸部;侧挛型则是头部偏向左或右侧,严重时耳部、颞部(太阳穴附近)会逼近或贴紧肩膀,还常伴有同侧肩膀上抬。患者会感到颈部有推拉感,头部不自主扭转,头颈部姿势异常,颈肩部还会疼痛、疲劳。
根据病情严重程度,痉挛性斜颈可分为轻、中、重三度。轻度时,肌痉挛范围较小,只有单侧发作,没有肌肉疼痛;中度时,双侧发作,有轻度肌肉疼痛;重度时,不仅双侧发作,肩部、面部、胸肌和背部肌群也可能受影响,肌肉疼痛严重。发病年龄越小,影响其他肌群的可能性就越大。病情严重时,不自主的肌肉收缩会从颈部扩展到身体其他部位,如面部、下颌、上肢和躯干,还可能导致骨刺生长,压迫神经,引起上肢、下肢或手足的麻木感、刺痛感和无力,甚至会让患者丧失劳动力,引发抑郁和焦虑。
很多人一听到痉挛性斜颈这么可怕,就觉得很绝望,以为只能靠打针吃药来缓解。其实不然,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不打针不吃药,却能有效改善痉挛性斜颈的方法。
物理治疗就是个不错的选择。按摩能缓解肌肉紧张,改善症状。可以拿捏胸锁乳突肌,用拇指、示指和中指相对用力,从轻到重逐渐增加力度,注意刚柔结合,别过度用力;也可以轻摩颈部,用拇指或四指指腹从胸锁乳突肌的方向开始推动颈部肌肉,力度适中,平稳扎实;还能牵引拔伸颈部,一只手拇指按压在肩井穴部位,另一只手扶患者的头部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运动数次,然后将患者的头部按压至健侧最大限度的屈曲位,另一只手的拇指在颈部的肿块部位或胸锁乳突肌上行揉、拨、按压等手法。不过,按摩时手法要轻柔,避免过度用力或过长时间按摩,如果在按摩过程中出现不适或症状加剧,应及时停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