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关图片(共1图)
详细内容
帕金森病,这一曾被称作“震颤性麻痹”的疾病,如今正以一种不容忽视的姿态影响着众多中老年人的生活。它像一位悄无声息的“入侵者”,逐渐侵蚀着患者的神经系统,带来一系列令人痛苦的症状。然而,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,我们对帕金森病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,治疗方法也日益丰富多样。
二、帕金森病的病因探寻
帕金森病的病因复杂且尚未完全明确,目前认为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。遗传因素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,一些基因的改变会增加患病风险。据研究,至少有23个基因和遗传位点与帕金森病有关,其中α-突触核蛋白的突变备受关注。这种蛋白在病人的神经元中凝聚成团,形成路易小体,最终导致神经元死亡,同时还会引发大脑中的炎症反应。
环境因素同样不可忽视,某些嗜神经毒物质如1-甲基-4-苯基-1,2,3,6-四氢吡啶(MPTP)以及杀虫剂和除草剂中的类似毒性物质可能诱发帕金森病。此外,随着年龄的增长,神经系统逐渐老化,多巴胺能神经元也会进行性退变,这也是帕金森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三、症状表现:运动与非运动的双重折磨
帕金森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两大类。运动症状中,静止性震颤是最典型的症状之一,多从一侧上肢远端开始,逐渐扩展到同侧下肢及对侧肢体。在安静状态下,患者的手部、下肢等部位会出现规律性的震颤,当患者进行自主运动时,震颤可能会减轻或暂时停止,但在情绪激动、紧张时,震颤会加剧。
肌强直也是常见的运动症状,患者的肢体肌肉会变得僵硬,被动活动时,会感受到均匀的阻力,如同弯曲铅管一样,如果同时伴有震颤,在被动活动时可感到有规律的停顿,如同齿轮转动一样。运动迟缓则表现为随意动作减少,包括始动困难和运动迟缓,患者起床、翻身、步行和变换方向时都会感到困难,步态障碍明显,呈慌张步态。
非运动症状同样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,如嗅觉减退、睡眠障碍、便秘、抑郁、焦虑、直立性高血压等。这些症状往往在运动症状出现之前就已经出现,容易被患者忽视,从而延误了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。
四、诊断方法:精准识别“震颤元凶”
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表现,结合详细的病史询问、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等。医生会重点关注患者是否存在典型的运动症状及其发展过程,同时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。
辅助检查对于帕金森病的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。头颅磁共振成像(MRI)可以排除其他脑部病变,如脑肿瘤、脑血管病等。多巴胺转运体显像则可以帮助评估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功能状态,有助于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。然而,这些检查并非诊断的金标准,需要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