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关图片(共1图)
详细内容
特发性震颤,民间俗称"家族性手抖病",但它远比普通手抖复杂——你的手、头甚至声音会不受控地颤抖,尤其在紧张、拿东西时加重,神奇的是,喝酒后反而暂时减轻!
特发性震颤,又被称为家族性或良性特发性震颤、原发性震颤,是一种具有一定遗传倾向,这种疾病最显著的症状就是肢体远端的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,震颤频率通常在4 - 12赫兹之间。不仅会累及双手,还可能蔓延至下肢、头部、口面部或声音。在不同的动作和姿势下,震颤的幅度和频率会发生变化,并且在注意力集中、情绪激动、疲劳或饥饿时
有研究表明,50%以上的特发性震颤患者有家族史,呈现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征。此外,年龄增长、酒精滥用、某些药物副作用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因素,也可能与特发性震颤的发病相关。这种疾病的病程发展通常较为隐匿且缓慢,多数患者症状较轻,不影响日常生活。然而,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意向性震颤,即在进行精细动作时震颤加重,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。在疾病进展的过程中,震颤可能逐渐扩散至全身,但一般不会伴有肌张力降低、肌张力障碍或其他神经系统体征。
在山东泰安,有一位58岁的刘大哥,多年来一直被一种“怪病”折磨着。每当他试图拿起物品时,双手就会不受控制地颤抖,这一症状逐渐加剧,甚至影响到了他的日常生活,就连简单的喝水、吃饭都变得困难重重。去年,他不幸被摩托车撞倒,导致右手掌骨折,此后,双手的抖动症状愈发严重。刘大哥原本开朗的性格也变得沉默寡言,他害怕他人的关注和嘲笑,不敢出去社交聚会。
还有一位72岁的赵先生,患有特发性震颤已经20多年。一开始只是双手哆哆嗦嗦不听使唤,喝水喝不到嘴里,洒得满身都是,什么也拿不稳当,和个废人一样。后来症状发展到头部的震颤也很明显,严重地影响与人交流,看着别人同情的目光,他逐渐不想出门,不愿意与人接触,对生活和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困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