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关图片(共1图)
详细内容
“走路摇摇晃晃,说话含糊不清,拿东西总是掉……看着曾经健步如飞的父母,如今被小脑萎缩折磨得步履蹒跚,我心里真不是滋味!” 相信很多家庭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。小脑萎缩,这个听起来陌生的疾病,正悄然侵蚀着越来越多中老年人的健康。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小脑萎缩的那些事,分享一些实用的护理经验,希望能帮助到正在经历困境的你!
小脑萎缩是指小脑的细胞数量和体积减少,形态结构发生变化,功能受损导致运动协调障碍和认知障碍等症状。常见的症状包括平衡失调、协调能力变差、言语障碍、眼球运动异常、记忆力减退等。这些症状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,如走路不稳、容易摔倒、写字画画变得笨拙、说话不清晰等。
1.走路不稳,容易摔倒:这是小脑萎缩最常见的症状,患者走路时像喝醉酒一样,摇摇晃晃,容易失去平衡。
2.说话含糊不清:小脑萎缩会影响语言功能,导致患者说话含糊不清,语速缓慢,甚至出现吞咽困难。
3.手抖、拿东西不稳:患者会出现手部震颤,拿东西时容易掉落,精细动作变得困难。
4.眼球震颤:患者的眼球会出现不自主的震颤,影响视力。1. 安全第一,预防跌倒:
居家环境改造:在卫生间、浴室等容易滑倒的地方安装扶手,铺设防滑垫;保持地面整洁,避免杂物堆积。
外出陪伴:尽量陪伴患者外出,避免独自行动;选择平坦、无障碍的道路行走。
辅助器具:根据患者情况,选择合适的辅助器具,如拐杖、助行器等。
2. 耐心沟通,细心照顾:
放慢语速,耐心倾听:与患者交流时,要放慢语速,吐字清晰,耐心倾听他们的表达。
鼓励表达,给予肯定:鼓励患者用语言或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,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肯定。
细心观察,及时应对: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和行为异常,及时给予安慰和帮助。3. 康复训练,延缓病情:
平衡训练:进行一些简单的平衡训练,如单脚站立、走直线等,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平衡能力。
语言训练:进行一些简单的语言训练,如朗读、唱歌等,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语言功能。
精细动作训练:进行一些简单的精细动作训练,如捏橡皮泥、搭积木等,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手部功能。
中医认为,小脑萎缩的发生与“肝肾亏虚”和“髓海不足”密切相关。 肝主筋,肾主骨,肝肾亏虚会导致筋脉失养,髓海不足,从而引发运动协调障碍,如走路不稳、手抖等症状。脑为髓海,髓海不足会导致脑失所养,出现记忆力下降、语言障碍等症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