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关图片(共1图)
详细内容
“小岳啊,我这手抖得越来越厉害了,连筷子都拿不稳,吃饭都成问题,这可怎么办啊?”王大爷一脸愁容地走进诊室。
相信很多特发性震颤患者都有和王大爷一样的烦恼,“手抖得像个筛子,端杯水都洒一半,写字歪歪扭扭像鬼画符,连跟人握手都尴尬得要死……” 这,就是特发性震颤患者的日常。不仅影响日常生活,更让人感到尴尬和自卑。今天,李大夫就来和大家聊聊特发性震颤,并分享一些实用的缓解方法,帮你稳住震颤!
特发性震颤的唯一症状就是震颤,这种震颤在维持某种姿势、注意力集中、精神紧张、疲劳或饥饿时通常会加重,而在静止或睡眠时则会消失。震颤可能从一只手和上肢开始,逐渐发展到双手、上肢、头部甚至躯干。随着疾病的发展,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在执行精细动作,如写字、扣纽扣、使用筷子等时变得困难。一些患者还可能出现情感障碍,如焦虑、抑郁等,以及运动迟缓、肌肉僵硬等晚期症状。
1.药物治疗: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拮抗剂和精神兴奋剂,这些药物能够抑制神经递质的作用,减少神经信号的传递,从而减轻震颤症状。但但是不可以长期吃,从小剂量开始,逐步增加至有效剂量,副作用较大。
2.物理治疗:针灸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,调节气血,促进血液循环,对改善特发性震颤引起的肢体颤抖有积极作用。平衡训练则有助于提高核心稳定性和下肢肌力,改善姿态控制能力,从而缓解因平衡失调引起的身体摇晃感。
3.手术治疗: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脑深部电刺激(DBS)和立体定向毁损术。但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风险,创伤大费用高,谨慎考虑。
特发性震颤在中医看来,与身体的“内在环境”失衡有关,其主要是“肝”。肝主筋,管着全身筋脉的舒展和收缩。如果肝出了问题,筋脉失控,手抖、头摇这些症状就来了。常见的原因有:
1.肝风内动:肝气郁结、肝阳上亢、肝肾阴虚都会让肝风“乱窜”,引发震颤。比如长期情绪压抑、焦虑,肝气堵住了,就像气球憋久了,突然爆开,手就开始抖。
2.气血失调:气血不足或者运行不畅,筋脉得不到滋养,也会抖。就像树根缺水,枝叶自然干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