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关图片(共1图)
详细内容
PS室内效果图后期处理能提升效果图的质量和真实感,以下是一些常见技巧:
前期准备
打开与备份:在PS中打开刚渲染好需做后期的图片,然后复制一张锁定版的背景图,防止在处理过程中对原图损坏而无法复原。
调整分辨率:VRAY中渲染图导入PS后分辨率通常为72像素/英寸,可使用PS的“图象大小”命令,通过降低图象长宽尺寸的方式来调整图象的分辨率。
基础调整
亮度与对比度:
同时按住alt + i和shift + a + c会出现亮度和对比度的调节框,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画面整体的亮度和对比度,让画面更加清晰、鲜明。
也可通过“曲线”工具(同时按住alt + i和shift + a + v)来调节,选中图片的各个区域,根据光线在不同区域内的强弱,分别调节区域的对比度和亮度。
色彩调整:
色阶调整:通过“图像 - 调整 - 色阶”,调整输入色阶的三个滑块,分别控制暗部、中间调和亮部,使画面的明暗分布更加合理。
饱和度调节:一般调整20 - 30%效果容易出来,可通过“图像 - 调整 - 色相/饱和度”来操作,根据选择的样色决定是加高还是减低饱和度。
色彩平衡:同时按住alt + i和shift + a + b会出现调节色彩平衡的调节框,可对阴影、中间调、高光部分的色彩进行调整,根据喜好对整张图片的冷暖色调进行调节,如一般阴影 - 5 8 10,中不变,高光 10 0 20 左右(保持亮度打钩)。
曲线调色:这是比较专业的调色方法,可先挑整体,然后对RGB分线调整,通过调整曲线的形状来改变画面的色彩和亮度。
图层运用
混合模式与不透明度:
将图层混合模式改为柔光,可增加物体厚重感(一般初始效果图比较飘),不透明度根据图的亮度自行调节,一般为30% - 60%,此时图会变深但有厚重感,然后图层单机右键拼合图层。
同样方法再来一次,不同之处在于混合模式改为滤色,透明度自行调节适宜即可,以丰富图片明暗感,之后再次拼合图层。
图层蒙版:利用图层蒙版可以实现局部的显示与隐藏,比如替换窗户外景时,使用图层蒙版可以使替换的外景与室内环境更好地融合,过渡更加自然。
细节处理
锐化处理:在工具栏里选择“滤镜 - 锐化 - USM锐化”,使图中物体轮廓显示出来,增强画面的清晰度。必要的时候局部可以用减淡或者加深工具增加一些层次。
添加配景:在图象中加入植物、人物、装饰品等配景素材,以增加图象的真实感。添加时要注意素材与原图象的色调、比例相吻合,可通过调整素材的亮度、对比度、色彩等使其与整体画面协调。
去除瑕疵:使用修复工具,如仿制图章工具、修补工具等,去除画面中的瑕疵、噪点等,使画面更加干净整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