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细内容
帕金森病是中老年群体中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,我国 65 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 1.7%,相当于每 60 人中就有 1 人患病。其核心问题是大脑中分泌多巴胺的神经元逐渐退化,导致运动调控失衡,典型表现为 “抖、僵、慢” 三大症状:安静时手部不自主震颤(如 “数钞票” 样动作),肢体僵硬如 “扳动齿轮”,穿衣、走路等日常动作迟缓笨拙,甚至连微笑都变得困难。
值得注意的是,约 60% 患者在出现明显运动症状前,已存在嗅觉减退、顽固性便秘、夜间睡梦中大喊乱动等 “早期预警”,这些非运动症状常被忽视,却可能提前数年敲响健康警钟。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,但遗传因素、环境毒素(如农药接触)和年龄老化是主要诱因,大脑 “多巴胺工厂” 的衰退如同机器生锈,逐渐让身体运转失灵。
尽管尚无根治手段,但早期干预至关重要:通过药物治疗(如左旋多巴类药物改善症状)、手术辅助(脑深部电刺激术调控神经信号)及康复训练(平衡步态练习、吞咽锻炼)的综合管理,多数患者可延缓病情进展。家人若发现长辈动作 “慢半拍”、表情呆滞或频繁抱怨睡眠差,需及时就医排查,避免与颈椎病、特发性震颤混淆。早发现、早治疗,才能让生命在时光中保持更多从容与活力。